STS 在台協會

STS 在台協會

Release Date

All Episodes

EP.05【學人訪談】黃俊儒:從科學教育到 STS 再到(可能)被學術耽誤的廚師

出身物理碩士的黃俊儒老師,為什麼會在博士班轉入科學教育研究所?又是如何與 STS 結下不解之緣?為什麼在他看來,世界上有兩種看似互不認識卻是同根生的 STS?如果不做 STS,下一步要去哪裡?快來聽聽俊儒老師分享他的學術經歷、生活興趣、以及…說要刪掉但沒刪掉的瞎聊天 😆 來賓:黃俊儒(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特聘教授) 主持&後期:洪靖(中正大學紫荊不分系助理教授) 錄音助理:溫志強(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) 後期粗剪:周紹傑(清華大學系統神經科學所博士生) 訂閱 STS 在台協會: Spotify → ststaiwan.pse.is/T8MF ...  Show more

EP.04【論文深談】林宗德:機器人比你還會演?機器人劇場的 STS 意義

機器人有必要栩栩如生嗎?為什麼會有導演要找機器人來演戲?台灣的機器人劇場和日本的有什麼不同?這些不同到底跟 STS 有什麼關係?這集知識量爆炸,從恐怖谷到人機互動、從戲劇理論到科普傳播,快來聽聽林宗德老師滿滿一小時的侃侃而談!另外附送最後十分鐘的主持人和來賓互踢皮球瞎聊天 😆 本集討論文章: Tzung-De Lin (2015), "Theater as a Site for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 and Knowledge Production: Theatrical Robots in Japan and Taiwan ...  Show more

EP.03【學人訪談】王憲群:蒸氣引擎串起的一般史、科技史、與 STS

研究蒸氣引擎進入中國的王憲群老師,在博士研究之前一直都是正統的歷史系學生,究竟是什麼讓他跨入科技史研究?帶著文組的背景是否遭遇困難?又是如何和 STS 產生不解之緣?怎麼看待科技史與 STS 的關係?快來聽聽憲群老師分享他的研究歷程與學術生命!不只如此,王憲群老師還討論他研究中的工程圖學,對於近代史、中西文化碰撞的歷史與現實意義。 來賓:王憲群(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) 主持/後期:洪靖(荷蘭 University of Twente 技術哲學博士) 設備/助理:周紹傑(國立清華大學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) 訂閱 STS 在台協會: Spotify ...  Show more

SP.01【疫情特集.下】COVID-19:科技、防疫與治理(台灣社會學年會論文發表)

新冠肺炎疫情從 2020 開始肆虐全球,台灣從不封城到三級警戒再到微解封,STS 的研究者們從未缺席,快來聽聽他們怎麼說!  【台灣社會學年會論文發表】COVID-19:科技、防疫與治理(2020-11-28)  主持人: 蔡友月(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) 發表人: 雷祥麟(中研院近史所教授):防疫口罩的誕生與爭議:初探滿洲鼠疫(1910-1911)與西班牙流感(1918-19) 蔡友月(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):新冠病毒與台灣生物民族主義的國家治理 陳宗文(政大社會系教授):「枯苗望雨」或「揠苗助長」:新冠疫苗的治理迷思 趙恩潔(中山大學社會系副教授):民 ...  Show more

SP.01【疫情特集.上】COVID-19:台灣公民社會的培力與動員(台灣社會學年會圓桌論壇)

新冠肺炎疫情從 2020 開始肆虐全球,台灣從不封城到三級警戒再到微解封,STS 的研究者們從未缺席,快來聽聽他們怎麼說!  【台灣社會學年會圓桌論壇】COVID-19:台灣公民社會的培力與動員(2020-11-28)  主持人: 蔡友月(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)  與談人: 陳美霞(成功大學公衛所教授)、陳奕曄(成功大學公衛所碩士):當我們面向草根社會——《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》的培力與動員 李雅琳(衛福部照護司技正):護動 E 起來 莊庭瑞(中研院資訊所副研究員):共同的遺產——大流行病與開放協作 林文源(清華大學通識中心教授):記疫培力,全民參與 * ...  Show more